您當前的位置 :禮堂家 > 禮節禮儀

桐鄉烏鎮:文化禮堂傳承開蒙禮 上好人生“第一課”

發布時間:2022-10-11 17:09:50 來源:浙江在線

  端正衣冠、朱砂啟智、書“人”明理、誦讀經典……近日,在桐鄉市烏鎮鎮楊園村文化禮堂,15名即將步入小學的適齡兒童在翰墨飄香的文化氛圍中接受了一場傳統啟蒙禮,領悟尊師孝親、崇德立志的中華傳統文化精髓。

  不習禮,無以立。在古時,學童入學讀書是家庭中的大事,啟蒙禮由此產生。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種禮儀逐漸淡出人們的生活。翻閱歷史長卷,穿越世紀煙云,如今的楊園村卻一直傳承和綿延楊園先生的嚴實家風和求真務本的精神,為學齡兒童開筆啟蒙,禮潤人生。

  楊園先生就是著名理學大師、思想家、農學家、教育家張履祥,楊園村則是張履祥世代居住之處,所以后人尊稱他為楊園先生,楊園村也因楊園先生而聞名。

  楊園先生曾言:“有田畝便當盡力開墾,有子孫便當盡力教誨?!?00年后的今天,楊園村的村民們始終遵循著楊園先生的教誨,守護著先人留下的精神與傳統?,F在,依托農村文化禮堂、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等陣地,村里常年都會在此舉行開蒙禮、成人禮、送學禮等傳統禮儀活動和“誦國學、明禮儀”等主題文化活動,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引育好家風好民風,讓村民們耳濡目染。

  楊園村的啟蒙禮,是“烏鎮有禮”的一個生動剪影。烏鎮歷史悠久,人文積淀深厚,“有禮”一直是烏鎮引以為傲的文化基因。

  如今,放眼這座水鄉古鎮,從熱鬧鎮區到恬靜鄉村,處處可見文明禮儀新風宣傳;豎耳傾聽,從政府會場到尋常巷陌,時時可聞好人典型事跡。處處與“禮”同行,同“禮”相伴,文明之景隨處可見。

  烏鎮有禮,成風化俗。據了解,“烏鎮有禮”是指以人的現代化為核心,大力培育適應新時代要求、彰顯烏鎮特質、符合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標桿小鎮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范,大力倡導愛國愛鄉、科學理性、書香禮儀、唯實惟先、開放大氣、重諾守信六種時代新風,大力崇尚踐行敬有禮、學有禮、信有禮、親有禮、行有禮、幫有禮、儀有禮、網有禮、餐有禮、樂有禮十種禮節禮行的“浙風十禮”。

  禮,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今年以來,烏鎮鎮以全域有禮打造精神共富新高地,在“浙風十禮”的基礎上,制定“烏鎮有禮”標準。在全鎮范圍內開展“烏鎮有禮”大討論,聽民聲、集民智,累計收集意見建議120余條,不斷豐富“有禮”內涵。

  與此同時,烏鎮鎮在全鎮廣泛開展科學理論走心、全民學禮儀、最美典型選樹、家風家訓傳承、人人隨手做志愿、移風易俗除陋習六大競賽,教育和引導村(居)民遵守社會公德、講究職業道德,注重個人品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烏鎮鎮還充分發揮鎮級道德模范、桐鄉好人等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教化人、激勵人、警醒人,讓“烏鎮有禮”根植于心、人腦入心。

  烏鎮鎮將繼續推進“烏鎮有禮”文明新實踐,在共同富裕中實現精神富有、在現代化先行中實現文化先行,讓“烏鎮有禮、從我做起”成為全民行動自覺,使“有禮”成為“世界的烏鎮”最具標志性成果、最具辨識度標識之一。


標簽:編輯:王奕涵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2018 ltj.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8 禮堂家版權所有
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亚州AV,3D色色,亚洲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