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禮堂家 > 禮堂文薈

以文化人澤被鄉野 文化禮堂構筑精神新家園

發布時間:2019-09-13 11:43:59 來源:鳳凰網 浙江在線 張藝萌

  文化如水,潤澤人心;禮堂有形,矗立鄉間?!?/p>

  2013年,浙江啟動農村文化禮堂建設。7年來,各地因地制宜將農村文化禮堂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讓農村百姓身有所棲、心有所寄。截至今年6月,浙江已累計建起1.24萬余家農村文化禮堂,覆蓋80%以上的農村人口。

  文化禮堂從無到有、從有到精,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精神家園,承載著傳統文化和文明新風,正在之江大地生動詮釋著“最是文化能致遠,風景這邊獨好”。

  以文化人“烹制”精神大餐

  高禹村農民電影院 記者 張藝萌 攝

  “大家加把油,爭取下個月能在文化禮堂進行首演!”晚飯后,安吉縣天子湖鎮高禹村農民電影院熱鬧非凡,20多名村民正在排練話劇。

  這部名為《下江南》的話劇,講述的是河南移民搬遷至高禹村,以及在高禹村開荒拓土、安家落戶的故事。整部話劇全部由村民用河南方言本色出演。

  “《下江南》劇組組建以來,僅一周時間就完成了演員招募,還有不少未能上場的村民也主動參與到后臺服務中?!备哂泶逦幕瘜9軉T常菲菲介紹,高禹村是移民大村,以河南、安徽等地移民為主。近年來,隨著到高禹村參觀的游客越來越多,村里的文化活動也越辦越豐富。這不,村里想把《下江南》打造成為高禹本土的一個移民文化品牌節目,為鄉村旅游開發開新路。

  走進高禹村,映入眼簾的是三座深具文化氛圍的建筑:電影院、圖書館、移民文化展示館。在這里,文化禮堂已經不再是“一間房”的概念。

  高禹村文化禮堂打破“一間屋”概念 記者 張藝萌 攝

  “一定要留下來看一場電影?!背7品茻崆榈匮覀冞M電影院參觀一番。這是浙江首家村級數字影院,2011年投資新建,總投資500余萬元。影院內有300多個座位,至今已放了1800多場電影。2016年升級后,這里更兼備了劇場的功能,燈光、音響設備、后臺化妝室一應俱全,村民不僅可以看戲看劇,還能自己登臺表演。

  升級后的鄉村影院,更吸引了省屬院團主動下鄉送文化。去年,浙江京劇團來安吉各農村文化禮堂演出5場,場場爆滿。此外,浙江話劇團還與當地建立“少兒劇走進農村文化禮堂”的長期合作,每年演出少兒劇上百場。

  建設農村文化禮堂,初衷就是打造滿足農村百姓美好生活需要的文化“綜合體”,彰顯村民的文化自信。行走在浙江鄉野,各地農村文化禮堂不僅配有“兩堂五廊”,還根據自身特色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拓展出好家風、好鄰居評比,以及“我們的村晚”“我們的節日”等常態化活動。

  傍晚,涼風吹散了暑氣,海寧市鹽官鎮桃園村村民楊敘仙約上十幾位姐妹,在文化禮堂門口的小廣場上練起了排舞?!霸缬薪∩聿?,晚有乒乓賽,每逢傳統節日要辦民俗禮儀活動,過年還有精彩的‘村晚’?!?楊敘仙說,現在村里最熱鬧的地方,肯定是文化禮堂。

  辦好“我們的村晚”,唱響“我們的村歌”,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禮堂的特色文化活動一年到頭不斷檔?!爸袊甯柚l”江山市創作村歌近200首,三分之一的行政村都有村歌。江山如畫,鄉愁如歌。如今,村民們還把鄉土鄉音、鄉容鄉貌唱進了人民大會堂。

  一村一品傳承鄉野文脈

  尚書文化節資料圖尚書干村供圖

  在安吉縣孝源街道尚書干村文化禮堂,10余名孩童頭挽發髻,誦讀著《弟子規》,瞬間就把人帶回了“私塾讀書”的年代。

  這是村里一年一度的“尚書文化節”,是村民們盼星星盼月亮般地期待著的年度文化盛宴,開幕式就放在村里的文化禮堂。

  文化禮堂也能成為景點?!啊袝幕潯k得一年比一年好,已經在周邊地區出了名!”村民謝玲玲介紹,村里以前出過一位尚書,又一貫有尊師重教的傳統。每年的“尚書文化節”都有開筆禮、成人禮、尊師禮等儀式,以及讓人大飽眼福的“洛四滾燈”“梅溪旱船”等非遺表演。

  借力“尚書文化節”,尚書干村打響了崇文尚學的文化品牌,大力發展休閑旅游,已經成為長三角親子游、文化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去年接待游客超12萬人次。

  因地制宜,打造個性化的文化禮堂,成為浙江文化禮堂建設的主旋律。挖掘當地傳統文化,像尚書干村這樣尋求傳承之路的鄉村,不在少數。

  午后,海寧陸澤村文化禮堂傳來一陣熱鬧的鼓樂聲,皮影戲團正在排練《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拐進后臺,只見一支9人組成的小團隊分工明確、配置完整。

  現任團長吳富祥說,2017年文化禮堂建成后,皮影劇團有了更專業的排練場地和演出場所。每當聽到禮堂劇場傳來陣陣鑼鼓聲時,村民就會帶上孩子來這里坐坐、看看。劇團還與大學生結成了社會實踐的課題組,趁暑假由老藝人們傳授一些制作皮影的技巧,接下來還要教授如何演出。

  科同村文化禮堂一角 記者 張藝萌 攝

  高白墻,青瓦磚,暖陽映照,清流繞房……如此詩情畫意的畫面,勾勒的并非知名景點,而是海寧市許村鎮科同村一角??仆逦幕Y堂,改建自年久失修的百年老宅?!斑@么經典的建筑,險些就被拆了?!笨仆妩h總支書記郭利忠說,把老宅改造成文化禮堂,還是村民的主意。修繕資金約三分之一來自鄉賢的捐款,因為這里承載著太多村民的記憶。

  去年,講述年輕人回鄉創業的青春勵志電視劇《青戀》在央視熱播,讓安吉雙一村一夜之間成了“網紅村”。每每有旅游團走進村里,熱情的村民會驕傲地給他們展示自己和劇中演員的合影。更讓游客流連的,還有村口的竹藝館,從竹籃、竹包、竹扁擔,到竹桌、竹椅、竹屏風,精致的展品不失村民手工制作的淳樸,又藏著設計師獨到的巧思,與當地的竹林竹海相得益彰。

  順著文化禮堂這根藤蔓,我們觸摸到了鄉土的溫度。在這里,不僅能感受到村民們發自內心的自豪感,更能感知到傳統文化、鄉野技藝傳承的勃勃生機。

  村民自治我的禮堂我的家

  “乒乓球120盒3360元,沐浴露4瓶142元,茶葉4斤240元……”在海寧市鹽官鎮桃園村文化禮堂的乒乓球活動室,公告欄張貼著一張張乒乓球活動經費捐助單、活動開支明細表和收據。除了采購物品,球友們還自籌資金開展乒乓球賽。村民自主管理的實現,得益于桃園村文化禮堂創新提出的“禮堂鑰匙人手一把”。

  桃園村文化禮堂一角 記者 張藝萌 攝

  乒乓球隊成員人人都有一套淋浴房、更衣間、更衣柜鑰匙,大家自覺保持環境衛生,活動結束時自覺關閉電源。有的球友更是發揮所長,免費制作茶水柜、毛巾架供大家使用。

  在桃園村,不僅文化禮堂讓村民自我管理,所有室外文化活動場所全部沒有圍墻。

  不建圍墻,傳遞的是文化共享理念。村里還有一支老年門球隊,隊員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炎炎夏日,隊員們每天訓練完都不忘給草地澆水,保護場地。目前,村里共發出禮堂鑰匙1000多把,村民早晚都可以自由使用文化禮堂的各個功能區塊。有了鑰匙,大家把禮堂當成自己的小家。

  禮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讓村民共建、共管、共用、共享,文化禮堂還成為百姓參與鄉村治理的平臺。

  村干部上臺當“主播”  李家村供圖

  一方講臺,一個投屏,幾十張桌椅,構成一個小小“演播室”?!皻g迎來到這一期‘李家播報’。我是播報人費杰?!边@是海寧許村鎮李家村文化禮堂里的一幕。

  在李家村,村干部和村民相繼變身“主播”,操起一口當地土話,配合著幻燈片,用講案例、說故事等方式,向臺下鄉親播報起近一個月來國內外、省內、市內以及鎮村的新聞快訊和政策法規,能聽能看,通俗易懂。去年7月,李家村創新推出“李家播報”,實現了“把新聞播報開到村里,把新思想講進百姓心里,把矛盾化解在溝通里”。

  不止于播報,是李家村文化禮堂受歡迎的另一原因。費杰說,村民問政和溝通論壇,是整個播報的核心?,F場,村民可以就自己關心的事向村干部提問,村干部當場答疑解惑。

  村民陳鳳義說,一期“李家播報”上,他反映光明路到320國道長期堵車給老百姓帶來不便的問題,沒想到,下一期他就得知該訴求經村里推薦,被列入許村鎮2019年民生實事工程,將投入380萬元改造道路,著實鼓舞人心。

  目前,“李家播報”已舉辦16期?!斑@種形式新鮮,內容還有用,大伙們都愛聽!”自從有了“李家播報”,村民唐偉祖成了文化禮堂的???,每期都不落下。

  大門常開、內容常新、活動常態……深化文化禮堂“建、管、用、育”,越來越多的百姓身影,讓禮堂文化活起來。到2022年,全省人口500人以上的行政村,有望實現文化禮堂全覆蓋。放眼未來,浙江大地將處處開滿精神富有的繁花。

標簽:禮堂;文化;尚書;村民;文化節編輯:張振翔

推薦閱讀

Copyright ? 2018 ltj. All Rights Reserved. ? 2018 禮堂家版權所有
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亚州AV,3D色色,亚洲性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