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禮堂+”打造鄉村振興新地標

西周蓮花村文化禮堂。(張蘇俠 沈孫暉 攝)
象山西周鎮在縣、鎮兩級微信公眾號上積極推送當地文化禮堂特色活動,有些尚未創建文化禮堂村的村民看在眼里,“饞”在心里?!按蠹移惹邢M盐幕Y堂引進‘家門’,過一把文化大餐的‘癮’?!痹撴偛碳姨锎宕逦瘯魅尾淘龊普f,目前興建文化禮堂已擺上村民說事會的議題。
建設農村文化禮堂,打造村民精神家園,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近年來,象山創新實施“文化禮堂+”模式,推動文化禮堂真正成為培育、弘揚文明鄉風的實踐新陣地,打造成為鄉村振興的文化新地標。
“禮堂+聯盟會”,弘揚“最美”
近日,泗洲頭鎮橫埕村在文化禮堂開展“學國學、懂禮儀、知廉恥”等家訓家規文化活動,通過“禮”“勤”“信”“孝”“學”五個環節,讓孩子們在實踐中知道家訓家規的內涵,擴充他們的認知記憶。
象山以鄉村“紅白理事會、家庭聯盟會、道德評議會、鄉賢參事會”四個聯盟會為抓手,在文化禮堂開展“最美”系列活動,讓農民群眾認識“最美”、宣揚“最美”、爭做“最美”,成為半島一道獨特風景。
目前,該縣農村文化禮堂已開展征集優秀家風家訓、評選“最美漁嫂”“最美廚娘”“好媳婦好公婆”等一系列活動。同時,成立“最美象山人”宣講團,在文化禮堂分享“最美”故事,傳播正能量;在禮堂設立志愿服務驛站,通過城鄉統籌、市民農民聯動、組建愛心聯盟等,廣泛開展獻愛心和志愿服務活動。
“禮堂+村民說事”,推進鄉村德治
7月25日,西周鎮土下村在文化禮堂召開村民說事會,邀請村民、黨員、鎮班子成員參加。說事會上,村民們紛紛述說實施“八八戰略”15年來村莊發生的美麗蝶變?!拔覀兇宓摹f事會’既是老百姓說村事、化矛盾的協調會,也是不斷提高、充實自己的學習會。作為年輕一代,聽了大家憶苦思甜的經歷后,我更要珍惜現在的生活,努力奮斗,為下個15年的美好生活貢獻一分力量?!贝迕癫窦褬氛f。
象山以農村文化禮堂為重要平臺,打造“村民說事”2.0版,積極推進鄉村德治建設。該縣引領村民多說農村發展變化、婚喪禮俗整治以及家風建設中的典型事例,形式上鼓勵采用“講白搭”“順口溜”“唱新聞”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并進一步擴充縣、鎮、村三級說事員,為鄉村德治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
目前,該縣已在農村文化禮堂打造66個“說事示范點”,創作出《下沙村贊》《新風舊俗》《趕小?!返葍炐汔l土文藝作品80余件,并涌現出謝才華、康莉等一大批優秀“說事員”。
“禮堂+風情帶”,催熱鄉村旅游
“古韻禮堂風情帶”是墻頭鎮的一張靚麗“名片”,風情帶上的幾個農村文化禮堂各具特色,集“古訓古堂古道古橋”和“詩歌書畫”于一體,引得眾多游客慕名而來。省美麗景區村方家岙主打“水”“古道”“古橋”;擁有全省第一個村級美術館的市歷史文化名村溪里方主打“畫”和“古訓”;下沙村主打“歌”,村歌榮獲了全國村歌十大金曲;擁有清朝咸豐年間創辦的紅木樨詩社的舫前村主打“詩”;墻頭村曾辦有象山縣最早的私立中學,開創了該縣中學教育之先河,“書”和“古祠堂”成為該村文化禮堂“標簽”。
象山結合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利用歷史文化名村、漁文化、和美海濱、生態養生等特色資源,積極建設農村文化禮堂風情帶和示范群,重現村落印記,融入文明元素,凸顯旅游形象,做到一堂一特色、一帶一風情。像黃避岙“斑斕海岸”文明示范線,在沿線文化禮堂特色旅游項目的開發、帶動下,去年旅游綜合收入較前年翻了兩番,實現了社會、經濟和文化效益的三重提升。
今年,象山又重點推出了融合文化禮堂、“一人一藝”、旅游體驗三位一體工作,目前試點正在開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