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化禮堂變為共富課堂——“永康女匠”技藝傳承活動
“以前我們對烘焙一竅不通,通過課程培訓,不僅掌握了一些實用的烘焙技巧,而且培養了興趣愛好,豐富了自己的業余生活?!痹凇坝揽蹬场奔妓噦鞒谢顒蝇F場,舟山鎮端巖村的項愛銀開心地說。
多年來,在永康市委宣傳部支持下,“永康女匠 美麗智創”項目變農村文化禮堂為共富課堂,讓共同富裕的發展愿景,一步一步成為姐妹們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圖景。今年,“永康女匠”技藝傳承活動以“巾幗助共富,一起向未來”為主題,面對社會征集,科學選定了“鏈起共富路”非遺小吃傳承課、“幸福女人茶學堂”“記憶回歸”植物扎染、“伊家和”婚姻家事大講堂、二十四節氣親子閱讀體驗活動、“舞動青春”形體舞蹈課程等十大課程項目,涉及技能培訓、女性素養提升、親子體驗等多個方面,并推行“按需點單、送課上門”機制,保障課程服務精準實用,推進公共服務優質共享,切實打造家門口婦聯。
技藝傳承,續鄉愁促共富
在“永康女匠”技藝傳承活動中,較受歡迎的課程當然少不了非遺小吃(肉麥餅)傳承課堂,授課老師是“兩頭烏”品牌掌舵人,更是“美麗智創”巾幗共富導師——付美貞。這堂送到“家門口”的培訓課,今年已開展現場培訓20余場,參與現場聽課學員已達1000多人,卻還是供不應求。為滿足學員學藝需求,付美貞線上線下同步公益授課,她的抖音直播號“屋里有豬”已經圈粉2萬多人,被粉絲們親切地稱為“兩頭烏媽媽”。
導師領銜,亮實招取真經
永康市婦聯自2016年推出“永康女匠 美麗智創”項目以來,不斷挖掘,不斷積累,不斷提升。2022年初,永康市婦聯升級打造了“永康女匠 美麗智創”十大項目進文化禮堂活動,聘任10名五大類型“巾幗共富導師”,如:“永康肉麥餅”非遺傳承人付美貞、茶藝大師王林玲作為“巾幗共富 美麗智創”導師,積極開展共富建設指導,融入傳統文化力量,推進優質資源共創共享。為全市廣大婦女姐妹培優既能實現物質富裕的創業技能、又能滿足精神富裕的共富項目,共同助力永康市“永康女匠”技藝傳承事業。
基層點單,連盆景成風景
以“點單式”服務打造家門口的婦聯課堂,如“記憶回歸”植物扎染課堂——通過學員現場體驗、親手染制方巾等活動,演示與傳授植物染的紡染技能;“婺”語花開婺劇課堂——在唱念做打中普及婺劇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弘揚傳承地方戲曲文化。送課內容不局限于非遺傳承課程,還涵蓋了基層治理、鄉村振興、創業創新和家庭成長等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針對新婚夫婦開設的“幸福學堂”,有敬老愛幼的和諧家風之旅,有為女性量身打造的減壓沙龍等等。截至2022年8月,已完成61場“永康女匠 美麗智創”課程進文化禮堂活動,線上線下有近7萬名婦女姐妹獲益。
“小課堂”以婦聯助“富”聯,連盆景為風景?!坝揽蹬场奔妓噦鞒谢顒诱谝栽丛床粩嗟慕韼搅α繋椭鷱V大女性提升自身素質和就業技能,讓女性成為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的生力軍。